救品
救训
救人
云急救
朋友圈热传的急救帖靠谱吗?南京医生:错误太多
关键词: 发布时间:2016.02.04

     昨天,一条有关“急救贴心提示”的内容在朋友圈流传,里面提到了比较具体的急救措施和服药指导。昨天,记者将这条火爆微信朋友圈的内容转发给一位心脏科的专家看。没想到,他竟然说:“千万别转发和照着微信内容做,不然就出大事了。”

    “急救贴心提示”火爆朋友圈  

昨天,记者也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了这则微信“急救贴心提示”。该提示中有如下内容:“强冷空气将至,医生再次忠告50岁以上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住,在睡眠时如果心脏病突发,剧烈胸疼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,立刻口含十粒复方丹参滴丸,或者硝酸甘油片2片,或者阿司匹林3片(300mg)嚼服!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,然后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援助,千万别躺下!心脏科医师强调,如果每个看到这条微信的人,不要光点赞,请转发,至少有一条生命将会被抢救回来。”

     专家:里面错误不少,我绝对不会转  

     年纪设定在50岁以上不科学 接诊过23岁患者  

随后,记者将这篇内容发给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谢渡江副主任医师,他看了之后告诉记者,里面的内容错误不少,我绝对不会转发。关于错处,他指出了几点:第一点,是有关年纪。在这篇微信中,提到了50岁以上的年纪。谢渡江表示,其实这点就有问题,因为冠心病的群体并不仅仅是50岁以上的群体才有,年轻的冠心病人群也不少见。实际上,在他们科室,他们接诊过最年轻的冠心病患者仅有23岁。

剧烈胸痛的原因很多 不见得是冠心病  

    如果在睡眠中心绞痛或心梗突发,首先感到的会是胸痛,但感觉到胸痛,却并不一定是冠心病,还有可能是急性肺栓塞或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。而如果症状不典型,需要考虑的疾病就更多了。因为,作为患者不能仅凭胸痛这一点就判断,自己的疾病类型,这是不科学的,也是盲目的。就算是专家,有时候都会出现误差,更别说是毫无医学经验和背景的普通患者了。因此,万万不可轻易判断,擅自服药。

    遇到胸痛 患者千万不可乱服药  

谢渡江表示,在这篇微信中提及,“含复方丹参滴丸,或者硝酸甘油2片,或者阿司匹林3片(300mg)嚼服。”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。

     他说,首先,对于冠心病而言,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这类中成药基本上是没有用的。而硝酸甘油虽然对冠心病有效,但如果患者是因为严重的心肌梗死而造成的胸痛,如果此时服用硝酸甘油,会造成患者低血压,反而会雪上加霜,服药不仅无法救命,反而会催命或要命。另外,微信中提及的阿司匹林,道理也是一样的。如果患者的胸痛是主动脉夹层造成的,那么如果直接嚼服阿司匹林可能会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加重,严重时可能随时毙命。

保持不正确的体位 对缓解病情无益

    另外,对于该微信中提及患者在等待救援时,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援助,千万别躺下!”谢渡江表示很不能理解。他认为,其实患者已经生病了,应该选择更舒服的姿势等待救援,而并不是规定患者必须一直坐着。

还有一点是从心脏耗氧量上来说,躺着会比坐着耗氧量更少一些。对于缓解病情可能更加有利。因此,该微信中的坚持“坐着,千万别躺下!”,谢渡江表示不解。

●相关阅读  

常规体检中可增加   哪些心脏检查?  

记者问,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,在平时体检时,应该注意体检哪些项目可以预防出现上述的危险情况呢?

谢渡江表示,因为在一般常规体检中,可能只会做普通心电图等检查。冠心病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根据症状、心电图、血脂、运动负荷试验和心脏超声等作出诊断,但是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,经常会将一些例如心肌肥厚、心肌炎等原因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常被误诊为冠心病,有的也会漏诊。

体检者可增加心脏彩超、双源CT等检查项目,进一步了解心脏目前的工作状态,起到及时预防的作用和效果。另外,还有一种名叫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,它是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,医学界称其为“金标准”。但这种方法是有创检查,从临床来看,除非是住院患者特别需要明确诊断的,不然一般的体检,患者是不太会主动选择该项检查的。

作者:佚名  |   责任编辑:盛阳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
大客户咨询:
北京红立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京ICP备12013477号 技术支持